※ 4min22sec, 13.5MB
※ リピート設定はONです。
※ 音量にご注意ください。




── 原文 ──
1.
魏武侯與諸大夫浮於西河 稱曰 河山之險 豈不亦信固哉 王鍾侍坐曰 此晉國之所以強也 若善修之 則霸王之業具矣 吳起對曰 吾君之言 危國之道也 而子又附之 是重危也
2.
武侯忿然曰 子之言有說乎 吳起對曰 河山之險信不足保也 覇王之業不從此也 昔者三苗之居 左有彭蠡之波 右有洞庭之水 汶山在其南 而衡山在其北 恃此險也 為政不善 而禹放逐之 夏桀之國 左天門之陰 而右天谿之陽 廬睪在其北 伊洛出其南 有此險也 然為政不善 而湯伐之 殷紂之國 左孟門 而右漳滏 前帶河 後被山 有此險也 然為政不善 而武王伐之 且君親從臣而勝降城 城非不高也 人民非不衆也 然而可得并者 政惡故也 從是觀之 地形險阻 奚足以霸王矣
3.
武侯曰 善 吾乃今日聞聖人之言也 西河之政 專委之子矣
── 校訂 ──
魏武侯與諸大夫浮於西河 稱曰 河山之險 豈不亦信固哉 王鍾侍王(坐)曰 此晉國之所以強也 若善修(脩)之 則霸王之業具矣 吳起對曰 吾君之言 危國之道也 而子又附之 是(是重)危也 武侯忿然曰 子之言有說乎 (改行なし)
吳起對曰 河山之險 信不足保也 是(なし)伯(覇)王之業,不從此也 昔者三苗之居 左(左有)彭蠡之波 右有洞庭之水 文(汶)山在其南 而衡山在其北 恃此險也 為政不善 而禹放逐之 (改行)夫(なし)夏桀之國 左天門之陰 而右天溪(谿)之陽 廬睪在其北 伊洛出其南 有此險也 然為政不善 而湯伐之 殷紂之國 左孟門 而右漳釜(滏) 前帶河 後被山 有此險也 然為政不善 而武王伐之 且君親從臣而勝降城 城非不高也 人民非不眾(衆)也 然而可得并者 政惡故也 從是觀之 地形險阻 奚足以霸王矣 (改行なし)
武侯曰 善 吾乃今日聞聖人之言也 西河之政 專委之子矣